最近,网络上一个新词火了——“预制人”。乍一听,像是快餐工业里的新品名,实际上却是个精准形容:专指那些沟通能力严重欠费、思维固化到令人抓狂的人群。比如,某次运动会的志愿者被问路,明明对方说得清清楚楚,偏偏答个“请稍等”,转头翻出一大本指引手册,对着已经明显错误的方向比比划划。最终,绕了大半圈,还是回到了起点。这种“脑袋在线、灵魂离线”的行为模式,活脱脱就是个真人版“人工智能bug”。
“预制人”最大的特点,就是拒绝超出自己设定范围的任何变量,仿佛一个自带程序的机器人。你跟他说“天气不错”,他能答一句“抱歉,不清楚天气预报”。更要命的是,这种现象不只是出现在志愿服务场景,放眼职场、生活甚至家庭,类似的“预制反应”俯拾皆是。身边有没有这么一类人?你抛出一个问题,对方要么答非所问,要么直接停机,根本不接招。你怀疑是对方智商欠账,但仔细观察发现,他们往往是接受过一定教育的人群,智商绝对在线,可行为模式却像写死了一样,几乎没有任何弹性。
这背后,绝非简单的“蠢”。德国思想家朋霍费尔曾提出“愚蠢理论”,其中最耐人寻味的,是他强调“愚蠢”并非智商问题,而是缺乏思考的社会性现象。简单来说,一个人处于某些特定的社会环境中,思维和行为容易被一种集体程序所“预制化”,变成自动运转的“机器部件”。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经典的动物实验:雌火鸡会在听到小鸡的叫声时,机械性地对其表现出母爱,但如果声音消失,哪怕眼前真的有小鸡,也完全无动于衷。这种生物学意义上的“固定程序”与“预制人”的行为极为相似:他们看似有大脑,其实只是条件反射,听不懂弦外之音,更别提理解复杂情境。
“预制人”的思维逻辑往往是封闭的。他们用固有观念武装自己,拒绝变化,排斥多样性。你告诉他,地球是个球体,他能纠结“那为什么看起来是平的?”当有人试图用新鲜观点挑战他们的思维时,不是陷入“死循环”,就是直接“强制关闭”。这种行为模式无疑让沟通者倍感抓狂,但更加值得警惕的是,它可能成为一种更大范围的社会现象。毕竟,“不思考”比“不会思考”更危险。
那么,如何摆脱“预制化”?答案很简单,但行动起来却很难:打开封闭的心态,愿意听、敢于想、主动学。打破原有的程序设定,就像重新写代码,需要不断尝试和磨合。比如,在与他人对话时,别急着给出反应,而是先听清楚对方的意思;面对新观点,不妨先抱着“为什么不试试”的态度,而不是直接否定。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变化,却是对抗“预制化”的关键。
这个时代最大的悲哀,莫过于在信息爆炸中逐渐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。人们习惯了直接拿现成答案,而不是自己去探索问题本质。长此以往,“预制人”不但会越来越多,甚至会成为一种社会默认的“新常态”。这种危险,不仅体现在个体身上,更会侵蚀整个社会的创造力和活力。
那么最后我想问:你有多久没有真正地思考一个问题?在这个容易变成“预制人”的时代,你还愿意为打开自己的心智多花点力气吗?对此大家有什么想法呢?咱们一起在评论区切磋切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