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关键时刻:中国制造业何去何从》新望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
2024年,中国制造业将往何处去?这个问题牵动着全球经济的脉搏。在过去几十年里,中国制造业以其高效率、低成本和规模效应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引擎,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。然而,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和技术进步的推动,中国制造业正在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。
三大冲击及其背后的全球产业链变局
近几年,全球产业链面临着三大冲击:以中美经贸摩擦为代表的大国竞争、2020年暴发的新冠疫情、影响全球的俄乌冲突。
贸易冲突短期内增加了贸易成本,在生产中大幅提高了中间品及产业链上的生产流通成本,使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决策布局趋于保守,引发全球价值链、产业链的拆解和重构;以纺织业、电子产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加速向东南亚、孟加拉国、印度等生产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,而产业链上端技术和资本要求更高的产业将趋向于向日韩、欧洲等资本密集、经济发达的地区转移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,在高科技和先进制造上意图精准脱钩,从贸易摩擦延伸到技术战,甚至产业链战,已经严重影响到中国制造业各个行业,导致中国经济循环不畅。
美日等国认为,高端制造,尤其生物、医药健康的生产链不能过分依赖国际市场,不能掌握在别人手中,至少国内应该有备份。未来的全球产业链可能会变成区域化的、洲际的。产业链的区域化将代替全球化,或者成为块状的全球化。比如东亚、北美、欧洲,各自成链。对中国而言,某些产业还有可能收缩成国内产业链,或者形成由中美各自主导的两条平行供应链。
疫情重创世界各国实体经济,部分产业链停摆导致民众收入减少引发需求萎缩,产业链危机由供给端扩散至需求端。新冠疫情结束后,各国为消化巨大的抗疫成本,投资和消费都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低迷期。美欧国家发现,以往追求效率最大化的全球产业链过长过细,过于复杂,过于脆弱,尤其太过依赖中国,开始布局“中国+1”。对涉及民生以及国家命脉的战略产业,各国将纵向整合以缩短供应链条,本土化、区域化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将加速形成。俄乌冲突则使世界工业的生产原料与能源价格大幅上涨。
总结来说,以上三大冲击对全球产业链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,使全球化趋于保守。全球化进程变慢,逐渐变成“半球化”“慢球化”。对于关键产业链,有能力的国家将在自身周边建立比较完善的产业链条,同时实现供应商多元化,在全球多个地区生产同样的零部件;还有一些国家将继续参与大国主导的区域产业链,但将增加谈判筹码,谋求产业升级和更大的市场空间。
三大冲击之外,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也将带来全球产业链的新变化。对中国而言,需在稳定全球产业链、确保产业链安全与畅通上切实发力,发挥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,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。同时,积极培育和发展国内产业链和区域价值链,构筑自主可控的全产业链体系。
中国制造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得益于全球化,实现了经济发展的“中国奇迹”。面对全球产业链萎缩的冲击以及世界产业链新格局的形成,中国制造业短期已经承受了损失,保卫产业链安全迫在眉睫。但在此进程中,中国的超大规模市场和工业门类齐全等比较优势,或将有可能使东亚产业链发展得更为紧密,也将推动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进程。
更需要高水平开放与开放式创新
实现核心技术、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,才能有效应对美国等西方势力的封锁打压。但自主创新并不排斥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,要进一步扩大开放,开展更广泛的国际交流合作。自主创新绝不是事事自力更生,而且一定要明白,自主创新也是有边界的。
新发展格局是高水平的开放格局。以内循环为主体,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出后,有些人认为国际经济大循环已经结束了。对此,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:新发展格局“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,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”。
中国市场将是开放的世界市场。畅通国内市场,以内循环吸引外循环,这是新发展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。以往我们有“中国制造”“中国基建”“中国电商”,新格局之下,我们还需要“中国市场”。在“中国制造”的基础上打造“中国市场”,使中国从“世界工厂”逐步成为“世界市场”。
市场是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,中国内需市场与美国相当,潜力甚至超过美国。建设世界市场,一个必要的前提是更高水平、更大程度的对外开放。
制度性开放是产业链重构的制高点。经过多年的全球化进程,各国利益高度融合,互利共赢是长期趋势。经济全球化虽然有所迟滞,但仍是历史大潮流。2020年下半年以来,中国进出口和投资一度逆势增长。原因何在?除了中国经济一枝独秀,各国对中国进口猛增外,也与中国放宽外商投资领域、缩减负面清单有关。近年《外商投资法》和《优化营商环境条例》的实施,为外商在华利益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。
此外,还需要在开放与合作中把握产业链安全;不可忽视高水平开放;畅通内外循环,加大改革开放力度。
(作者为中制智库理事长、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得主)